?太陽能因其可再生與清潔環(huán)保等特性被廣泛關注,太陽能電池片生產廠家也越來越多。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是利用光電材料吸收光能后發(fā)生光電于轉換反應,根據所用材料的不同,太陽能電池可分為:硅基太陽能電池和薄膜電池,但由于其光能轉換效率的參差不齊,很多電池片廠家都在積極尋找新的高效電池材料及制作工藝,今天華林科納CSE的技術工程師也給大家講講硅基太陽能電池。
一、硅太陽能電池
1.硅太陽能電池工作原理與結構
太陽能電池發(fā)電的原理主要是半導體的光電效應,一般的半導體主要結構如下:
![圖1.png 圖1.png]()
圖中,正電荷表示硅原子,負電荷表示圍繞在硅原子旁邊的四個電子。
當硅晶體中摻入其他的雜質,如硼、磷等,當摻入硼時,硅晶體中就會存在著一個空穴,它的形成可以參照下圖:
![圖2.png 圖2.png]()
圖中,正電荷表示硅原子,負電荷表示圍繞在硅原子旁邊的四個電子。而黃色的表示摻入的硼原子,因為硼原子周圍只有3個電子,所以就會產生入圖所示的藍色的空穴,這個空穴因為沒有電子而變得很不穩(wěn)定,容易吸收電子而中和,形成P(positive)型半導體。
??? 同樣,摻入磷原子以后,因為磷原子有五個電子,所以就會有一個電子變得非常活躍,形成N(negative)型半導體。黃色的為磷原子核,紅色的為多余的電子。如下圖。
![圖3.png 圖3.png]()
?P型半導體中含有較多的空穴,而N型半導體中含有較多的電子,這樣,當P型和N型半導體結合在一起時,就會在接觸面形成電勢差,這就是PN結。
![圖4.png 圖4.png]()
當P型和N型半導體結合在一起時,在兩種半導體的交界面區(qū)域里會形成一個特殊的薄層),界面的P型一側帶負電,N型一側帶正電。這是由于P型半導體多空穴,N型半導體多自由電子,出現(xiàn)了濃度差。N區(qū)的電子會擴散到P區(qū),P區(qū)的空穴會擴散到N區(qū),一旦擴散就形成了一個由N指向P的“內電場”,從而阻止擴散進行。達到平衡后,就形成了這樣一個特殊的薄層形成電勢差,這就是PN結。
![圖5.png 圖5.png]()
??當晶片受光后,PN結中,N型半導體的空穴往P型區(qū)移動,而P型區(qū)中的電子往N型區(qū)移動,從而形成從N型區(qū)到P型區(qū)的電流。然后在PN結中形成電勢差,這就形成了電源。(如下圖所示)
![圖6.png 圖6.png]()
由于半導體不是電的良導體,電子在通過p-n結后如果在半導體中流動,電阻非常大,損耗也就非常大。但如果在上層全部涂上金屬,陽光就不能通過,電流就不能產生,因此一般用金屬網格覆蓋p-n結(如圖 梳狀電極),以增加入射光的面積。
另外硅表面非常光亮,會反射掉大量的太陽光,不能被電池利用。為此,科學家們給它涂上了一層反射系數非常小的保護膜(如圖),實際工業(yè)生產基本都是用化學氣相沉積沉積一層氮化硅膜,厚度在1000埃左右。將反射損失減小到5%甚至更小。一個電池所能提供的電流和電壓畢竟有限,于是人們又將很多電池(通常是36個)并聯(lián)或串聯(lián)起來使用,形成太陽能光電板。
2.硅太陽能電池的生產流程
??? 通常的晶體硅太陽能電池是在厚度350~450μm的高質量硅片上制成的,這種硅片從提拉或澆鑄的硅錠上鋸割而成。
![圖7.png 圖7.png]()
? 上述方法實際消耗的硅材料更多。為了節(jié)省材料,目前制備多晶硅薄膜電池多采用化學氣相沉積法,包括低壓化學氣相沉積(LPCVD)和等離子增強化學氣相沉積(PECVD)工藝。此外,液相外延法(LPPE)和濺射沉積法也可用來制備多晶硅薄膜電池。
??? 化學氣相沉積主要是以SiH2Cl2、SiHCl3、SiCl4或SiH4,為反應氣體,在一定的保護氣氛下反應生成硅原子并沉積在加熱的襯底上,襯底材料一般選用Si、SiO2、Si3N4等。但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在非硅襯底上很難形成較大的晶粒,并且容易在晶粒間形成空隙。解決這一問題辦法是先用 LPCVD在 襯底上沉積一層較薄的非晶硅層,再將這層非晶硅層退火,得到較大的晶粒,然后再在這層籽晶上沉積厚的多晶硅薄膜,因此,再結晶技術無疑是很重要的一個環(huán) 節(jié),目前采用的技術主要有固相結晶法和中區(qū)熔再結晶法。多晶硅薄膜電池除采用了再結晶工藝外,另外采用了幾乎所有制備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的技術,這樣制得的 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明顯提高。
?
更多的相關新聞可以關注華林科納CSE官網(http://wxyzlgp.cn),現(xiàn)在熱線咨詢400-8768-096可立即獲取免費的半導體清洗解決方案。?
?